“回流藥”是指原本已通過正規(guī)渠道銷售、使用或退回的藥品,被非法回收后重新包裝并再次流入市場的藥品。這類藥品常因儲存條件不當、有效期篡改或包裝破損導致質量無法保障,可能威脅用藥安全,屬于違法行為。
為防范藥品倒賣行為,今年7月1日起,全國所有醫(yī)保定點醫(yī)藥機構在銷售藥品時,必須按要求掃碼后方可進行醫(yī)保結算。賣藥必掃碼,買藥先驗碼。所有藥品的追溯碼都會被記錄、追蹤,參保者轉賣醫(yī)保藥品就相當于在藥盒上貼上了自己的身份證,賣出去的每一盒藥,在醫(yī)保大數據監(jiān)控下,都會原原本本成為賣藥人違法犯罪最直接的證據,無所遁形!
一、什么是藥品追溯碼?分為哪幾類?
藥品追溯碼是每一盒藥品從生產出廠時就被賦予的唯一身份標簽。在藥品包裝盒的顯著位置上,印刷著一串20位數字。它通常由數字、字母、符號組成,標識有“藥品追溯碼”字樣。
根據藥品的不同包裝,追溯碼分為3個等級:
第一類是最小包裝每一盒的小碼;
第二類是中包裝的碼,中包裝有10盒20盒的那種塑料包裝;
第三類是大包裝的碼,一般在整個大包裝箱上有一個碼。
大碼和中碼的賦予,主要是為了企業(yè)驗收掃碼方便,因為大包裝的碼和中包裝的碼會涵蓋每一個小盒的碼,小碼主要是為了確保每個“最小包裝單元”藥品的生產、銷售路徑都可查詢、可追溯。
二、藥品追溯碼在哪里能查到?
1.手機下載國家醫(yī)保服務平臺App,在其中的“醫(yī)保藥品耗材追溯信息查詢”功能版塊,購藥者可通過掃描藥盒上的藥品追溯碼,獲取詳細的藥品生產、流通、銷售信息。
2.通過“國家醫(yī)保局”微信公眾號,點擊“醫(yī)保服務”,會有一個“國家醫(yī)保服務平臺”,點開“藥品追溯信息查詢”模塊,也可以實現掃碼查詢或者輸號查詢。
三、藥品追溯碼查詢結果分三種,各有什么含義?
查詢醫(yī)保藥品追溯碼的結果大致分為三種:未查詢到該產品銷售信息,查詢到1次醫(yī)保藥品/耗材銷售信息,查詢到多次銷售信息。
1.未查詢到有相關銷售信息的,建議消費者過兩天再次掃碼,如果還沒有銷售信息,可以向有關部門進行反映,說明藥店或者醫(yī)療機構沒有采集追溯碼并上傳。
2.僅采集到1次銷售信息的,需要消費者再次進行核對,看見顯示頁面是不是跟自己購買的信息相符合,如果相符合,這就是一次合法合規(guī)的銷售信息。如果不相符合,就有可能是回流或者串換藥品,也可向相關部門舉報或者向機構進行索賠。
3.查詢到了兩次及以上銷售信息的,藥品有可能就是回流、串換或者是倒賣,消費者可向相關部門舉報,并向銷售機構進行索賠。
四、如何利用追溯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呢?
國家醫(yī)保局建議,醫(yī)保購藥時要注意六個原則:
一要有碼
醫(yī)保購藥者只買包裝上有追溯碼的藥品。
二要掃碼
要在結算藥款時看著售藥人員掃這小盒藥的追溯碼,不要讓他或她掃其他藥品的追溯碼。
三要小票
要堅持索取小票,保留證據,維護自身權益。
四要驗碼
要養(yǎng)成驗碼的好習慣,不要當回流藥的接盤俠。
五要索賠
發(fā)現賣給自己的是回流藥,一定要堅決索賠,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六要毀碼
藥物服用完畢后,建議您把空藥盒上的追溯碼撕毀,不讓有心的犯罪分子繼續(xù)盜用空藥盒和追溯碼。